7月17日,一早起来,发现右玉下了一夜雨,地面还有些积水。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雨量,在半个多世纪前,完全是一种奢侈。

  山西右玉县位于晋蒙交界、毛乌素沙漠天然风口地带,年降水量少,曾经,狂风裹挟沙尘长驱直入是家常便饭。“我们小时候,一到了下午上课,教室里必须开灯,风沙铺天盖地。”在右玉南山森林公园当了37年林业技术员的赵守忠说,当年的自然条件,别说栽树成活难,就是栽树本身也不容易。右玉县面临着沙进人退、县城被黄沙吞没的危机。

 

  “要想风沙住,就得多种树。”当年,朴实的口号,已经逐渐成为一代代右玉人的精神丰碑。上世纪50年代初,在第一次治理黄沙洼中,群众当年栽下的大批树木,第二年春天便被风沙掩埋,只能一次次补栽。干部群众根据不同的地貌条件,进行了草田轮作、乔灌混作试验,在取得初步经验的基础上,又全面推广了“穿鞋”(在河岸造雁翅型防护林,防流沙移动)、“戴帽”(沿山丘网状开沟,种苗结绳压条,固定沙丘)、“扎腰带”(环山坡营造防风林带)、再加“封条”(沟坡地带密植林草,不断补植)等绿化治沙长效措施。在治理黄沙洼的过程中,成功地阻止了风口带的沙丘移动。

 

  有人说,在右玉植树,对一届又一届领导干部来说是“接力赛”,对老百姓而言则是“马拉松”。71年过去了,右玉已经成了“绿色银行”,人工造林近170万亩,1.3亿棵,绿化率从不足0.3%跃升到56%,并且从绿色生态中开始获得经济效益。64岁的植树劳模李云生,在18年前承包了一座被叫做“马头山”的荒山,开始了栽树生涯。历经失败和绝望,现在,马头山已经载满300多万株树,林间养殖业让他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元。

 

  “歌是西口调,梦是塞上风。”右玉,经过一代代干部群众“围攻一座座荒山”,从原来“地无三尺青”的不毛之地,变为“地无三尺黄”的生态宜居城。林间穿梭的野兔,空中盘旋的飞鸟,正为这座城市增添更多灵动元素。“我的马头山林地里,狐狸、獾子等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它们的到来,代表了风沙远去。”李云生说起栽树治沙过程之艰难,曾数度哽咽,而说起现在满目翠色又喜上眉梢。“生态好了,下一步我要规划生态旅游,让生活也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