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黑鹳,它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狼又重新出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珍稀濒危动物来此栖息。”7月6日,在塞上绿洲右玉县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工作人员王艮龙边走边向游客介绍。

“到这儿旅游,景色优美,凉爽宜人,还能看到珍稀动植物,真是山青水秀生态美。”正在右玉县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游览的天津游客张淑芬女士告诉记者。苍头河蜿蜒流淌,河水清澈碧绿,两岸梧柳盘缠、芦苇丛生,沙棘与灌木郁郁葱葱,动物往来穿梭,凉风习习吹拂,美得令人陶醉。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以其独特的塞上江南风光和生态多样性吸引着众多游客。

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只是右玉县一处美景,该县还有南山森林公园、西口古道国家森林公园、中陵湖风景区等自然生态景区,该县是全县域4A级景区。处处是美景,引得游人醉。70多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全县人民硬是把昔日风沙肆虐的荒漠变成了如今的塞上绿洲。特别是近几年,该县通过退耕还湿、植被恢复、滩涂恢复、动植物栖息地恢复等举措,对自然环境针对性地建设、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极大地加速了动植物多样性的发展,全县动植物变的更加丰富起来。

“据实地踏查,目前共记录苍头河湿地公园分布有维管束植物39科104属150种,主要湿地植物有东方泽泻、狭叶香蒲、酸模叶蓼、西伯利亚蓼、两栖蓼、蔊菜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在这里生长且分布较广。”右玉林业局工作人员程军告诉记者。随着该县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作的逐步推进,一些适生草种的引进和推广,植物呈现出多样性。

“今年又多了3种‘新客人’!”苍头河湿地监测员李建国手持望远镜手指着远处一群白琵鹭对记者说,“它们对水质要求极高,能在这里安家,是我们湿地生态修复大见成效。”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候鸟迁徙中转站,苍头河湿地公园目前共记录到分布的脊椎动物有27 目51科129种,各种鸟类16目32科178种。发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黑鹳、遗鸥、大鸨共3 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红隼、纵纹腹小鸮、鸳鸯、苍鹰雕鸮等鸟类共14种。

“我们通过多种举措保护绿水青山,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县最数苍头河国家湿地公园动植物种类庞杂繁多,其他自然生态景区动植物也有大量分布,美丽的生态,为野生动物创造了宜居的‘栖息地’,成为它们繁衍生息的‘幸福家园’,动物回归自然的速度在逐年加快。”右玉县林业局局长沈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