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一条母亲河,它不仅寄托着游子的乡愁,更滋养了万物。“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从管涔山下流出的缓缓清流——汾河,历经数千年滋养着三晋大地。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曾作出重要指示,“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两年过去了,汾河治理以及整个山西水环境根本改善的目标,是否实现了?

  重视水污染防治,科学推进全流域治理

  2018年,山西全省58个国考地表水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为34个,达到31个优良断面的国家年度考核要求,劣Ⅴ类水质断面13个,较2017年减少了两个,但未达到劣Ⅴ类断面控制在10个以内的国家年度考核要求。

  “山西省地表水环境整体持续向好,但局部污染严重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国考劣Ⅴ类断面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山西省政府秘书长高建军在“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向公众坦言。

  于山西而言,汾河治理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目前,汾河流域13个国考断面中还有8个属于劣Ⅴ类,两个国考断面氨氮含量不降反升。

  今年3月28日,山西省省长楼阳生深入文水、交城、清徐3县检查汾河一级支流磁窑河的水污染治理情况,发现工业企业偷排、生活污水直排、废物废液倾倒入河屡禁不止,场面触目惊心。

  “把打好碧水保卫战作为全省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把水污染防治放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中进行部署推进。”这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高度重视。

  4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向公众发布。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汾河流域治理情况周报显示,8月12日到8月18日,汾河流域29个重点监测断面中,劣Ⅴ类断面8个,较上周减少8个。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汾河接纳着每一条支流,或奔腾,或平静。

  科学推进全流域治理,统筹汾河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和水陆域,才能一张水网在心中。

  开展专项督查,压实、厘清责任

  说起磁窑河流域水环境整治专项督察,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监察办公室主任王俊杰印象深刻。

  “省公安厅和省生态环境厅下了很大功夫,徒步巡河158公里(含支流),巡查排污口54个,检查涉水企业104家,共发现环境问题58个。”王俊杰说。

  据了解,此次专项督察共查获涉嫌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线索17起。其中,涉嫌渗坑排放5起、土焦油加工4起、炼铅黑窝点1个、暗管排放7起(含两起渗坑排放)。案件线索移送公安6起,移交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处理9起。

  “工业企业废水偷排、屠宰养殖业废水直排、农村污水横流、污水处理厂超标排放以及小散乱污企业等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王俊杰翻出手机里的巡河照片告诉记者,“就算两脚走到满是黑泥,再苦再累也值得。”

  针对水污染治理缓慢的太原市清徐县、小店区、吕梁市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市,山西省生态环境厅采取挂牌督办和区域限批的手段。5月,对一季度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变化排名全国倒数第一、倒数第三的吕梁市、朔州市,实行全市域环评限批,并进行挂牌督办。

  此外,为厘清市县水污染治理责任,山西省从今年2月27日起对国考劣Ⅴ类断面控制单元涉及的跨市界、县界的55个断面水质每日开展人工采测。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水环境管理处高强告诉记者,“目前,覆盖全省的跨县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已接近尾声,下一步就等仪器设备进厂、安装、调试。”

  千头万绪,责任落实是关键。“倒逼相关市县党委、政府真正担起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的责任。”王俊杰说道,“压实责任,才能让大家重视起来,真正意识到治污攻坚与自己有关。”

  细化工作步骤,拿出针对性举措

  护好一方母亲河,才能让群众在鱼翔浅底、碧水荡漾的绿色美景中,获得更直接、更实在的幸福感。

  山西省提出了这样的治水目标:2019年,全省58个国考地表水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达到32个以上,劣Ⅴ类水质断面控制在7个(国家要求山西省劣Ⅴ类水质断面2019年控制在9个以内),暂未退出劣Ⅴ类的断面实现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并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汾河入黄口庙前村断面退出劣Ⅴ类。

  到2020年,国考优良水质断面保持在32个以上,全面消除地表水国考劣Ⅴ类断面。

  细化工作步骤,拿出针对性举措才能有的放矢。

  高强介绍,“责任压实到地方,通过会商机制,更有针对性地对每个断面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断面一个计划的工作方案。”

  曾经,流经山西境内的河流奔腾不息,不舍昼夜。

  “我们的河流都是‘自产销外’,发源地在省境内,用水却在省外。”高强告诉记者,“跨区域的流域补偿机制亟待建立,这样才能有更充足的资金用于水环境治理,也能使水环境保护更加公平。”

  水环境整体趋势向好,但依然存在浓度超标问题。

  2019 年 7月山西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报告显示,全省地表水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为18.1mg/L,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总磷平均浓度为0.140mg/L,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7.2%;氨氮平均浓度为0.81mg/L,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4.7%。

  北方地区的降水,南北空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夏秋季,造成冬春季节河流普遍缺乏生态基流。“再加上河道自然降解功能差,即使是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中水,因无法流动,过一段时间后也很容易黑臭。”高强告诉记者。

  实际上,冬春季城镇污水处理厂及工业企业排放入河的废水,既是污染源又是河流水源,虽然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但是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来衡量仍是劣Ⅴ类。

  “将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进行有效衔接,是解决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问题的关键。”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级督察专员李凌昇介绍,“目前,光针对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3项主要污染物要求提标达地表水Ⅴ类标准,逐步将行业标准与水环境质量标准挂起钩来。”

  不搞一刀切,也不提更高的要求,精准治污,倒逼节水与工业清洁化改造,全面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是难则思变的通达。

  截至今年7月,山西省Ⅰ类~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6.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2.3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持续加大水环境执法力度,加大对磁窑河流域水环境污染整治督察力度,推进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专项整治,对严重超标且得不到有效整治的涉水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继平在新闻发布会上部署了工作重点。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