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传来消息,该省将聚焦汾河高质量发展,统筹布局实施“十大工程”,2年内完成全域灭荒和汾河干流以及重要支流两侧主要建设任务,在全面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工程建设综合效益,尽快实现“生态河源、绿色河道、景观库渠、和谐水系”的效果。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山西第一大河、三晋儿女的母亲河。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特别嘱咐“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山西省考察调研,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

  汾河上游的生态建设不仅关系到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而且关系到全面推进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更关系到山西省生态品牌打造和山西形象树立。抓好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已成为山西省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

  根据规划,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将统筹布局实施林草“十大工程”,通过国土绿化彩化财化工程建设,把汾河上游地区建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示范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先导区,蹚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彰显华北水塔的新形象。

  荒山荒坡造林绿化工程。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促进相结合,统筹布局实施国家和省、市、县各级造林绿化工程,适宜造林的区域,结合隔离带建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土树种、阔叶树种、珍贵树种,扩大混交林栽植比例;在造林难度大的区域实施封山育林,促进草灌生长,改善土壤条件,适时开展改造,三县65万亩可造林地2年内实现全部灭荒。

  水源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支持,坚持巩固成果与扩大规模统筹并进,积极推动汾河上游地区15-25度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引导汾河上游干流两侧非基本农田调整种植结构,栽植经济林木,达到流域耕地生态最大化目标。

  森林精准提升工程。对现有林进行以间伐、补植、人工促进更新等方式精准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以及未成林抚育管护,重点抓好柠条等低效林改造,在林间空地、林缘周边增加阔叶、珍贵、彩色树种,优化树种结构,改善林分质量。三县5年内完成灌木林改造120万亩以上,形成乔灌混交的森林景观,其中汾河干流以及重要支流两侧改造任务2年内全部完成。

  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在主要交通干线和汾河及其重要支流源头、汾河库渠、干流两侧布局造林绿化工程,增加彩化、财化树种配置,打造生态经济型景观林带,增强涵养能力,提升景观效果,形成绿色汾河、景观廊道建设的效果。

  村庄绿化工程。按照山地森林化、农田林网化、道路林荫化、村镇园林化、庭院花果化的总体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抓好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建设和林草产业发展,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森林乡村、美丽乡村。

  湿地保护工程。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提档升级,采取工程技术和生物技术措施,加大区域内湿地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的重建和修复力度,强化湿地用途管控,严惩破坏湿地行为。

  森林公园建设工程。立足创建森林城市,加大城郊森林公园、环城森林公园建设力度,建设生态旅游的名胜地、富集地,形成全域生态旅游的新景观。

  草地保护修复工程。坚持保护优先,按照“高山草甸修复草、河滩湿地保护草、稀疏灌丛封育草、林间路边不除草、荒山荒滩种点草、国土绿化彰显草”的原则,强化草地保护修复,重点抓好亚高山草甸、河滩草甸和稀疏草灌的保护,同时在亚高山草甸区域、河滩地、土厚20cm以下的干脊山地、岩石裸露率40%以上的坡地以及其他造林难度大的区域实施以封山育草为主、人工种草为辅的草原修复工程,促进草灌生长。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快对区域内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对遭到破坏的跨区域生态廊道进行恢复,确保连通性和完整性,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带动生态空间整体修复,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提升。

  景观花草建设工程。加大景观花草栽植面积,增加森林公园和城郊公园景观草、风景花栽植比例,让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生态建设红利。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