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朔州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骞进: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二十四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介绍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朔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武跃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亮,副市长李润军。
首先,请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作介绍。
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吴秀玲: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与各位媒体朋友交流分享。首先,我代表朔州市委、市政府,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朔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朔州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牢记领袖殷殷嘱托,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朔州篇章。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朔州工作。
第一方面,我们着力于“三个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力能源革命,加快煤炭和煤电、煤电和新能源、煤炭和煤化工、煤炭产业和数字技术、煤炭产业和降碳技术“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做好煤电大文章,努力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首先,扛牢能源保供责任。连续四年原煤产量超过2亿吨,原煤产量、发电量、外送电量均排名全省第一,有力保障了全国能源稳定供应。其次,改造提升煤炭产业。建成智能化矿井18座,产能120万吨以上生产矿井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全市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6.5%。第三,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环保高效煤电机组,正推动平朔安太堡2×35万千瓦低热值煤电项目投运、华能山阴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开工,已建成运营煤电装机1116.5万千瓦。有序建设风电、光伏项目,合理布局抽水蓄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已建成运营新能源装机851万千瓦。第四,加强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煤炭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利用中煤平朔矿区煤、电、化、水、新能源一体化优势,攻关突破晋北高硫、高灰、高灰熔点“三高”煤气化难题,取消燃料煤,耦合新能源,建设总投资297亿元的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打造山西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标杆。
聚力新兴产业,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产业链、专业镇、开发区为抓手,加快低碳硅芯、新材料、高端陶瓷、装备制造、医药产业补链延链升链建链,新兴产业逐步成群成势。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三一集团,建设硅能光伏垂直一体化项目。建成国内首条年产1.5万吨石油催化裂化前驱体生产线。依托怀仁陶瓷省级特色专业镇,推出抗菌易洁瓷、高硅瓷、第三代骨瓷等新产品。前三季度,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倍,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1%,省级产业链营业收入增长27.4%。1—10月份,省级专业镇营业收入增长10.3%。
聚力文旅融合,山阴广武长城文化公园入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广武滑雪场成功创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右玉县成功创建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随着“黑神话·悟空”爆火,应县木塔、崇福寺游客暴涨。8月23日至11月3日,应县木塔接待游客增长1.3倍,崇福寺接待游客增长4.3倍。
第二个方面,我们着力于“三个打造”,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交通强市,滋润机场通航、集大原高铁年底开通,融入京津冀“3小时”城市群,打通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通道。打造宜居城市,全方位启动城市体检,新建改造城市道路、市政管网53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790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321个,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园林城市成果,城市更加宜居宜业。打造和美乡村,学用“千万工程”经验,创建精品示范村30个、提档升级村230个,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第三个方面,我们着力于“三个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大力弘扬右玉精神,统筹推进植绿、兴水、治污。持续开展国土绿化,以年均30万亩速度植树造林,右玉县“70多年治沙造林与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荣获“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为2024年全球唯一获得该奖项“杰出成就类”的县域。持续开展清河行动,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进京畿”,4个国考断面、9个省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持续开展治污攻坚,1—11月份六项污染物指标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第四个方面,我们着力于“三个强化”,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强化财政投入,全市财政支出八成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投资21.3亿元、床位1500张的朔州市大医院建成开诊,满足老百姓家门口的“看好病”需求。山西工学院建成招生,填补了朔州没有独立本科院校的空白。强化增收措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跑赢GDP。强化实事办理,扎实做好就业、养老、托育、社保等民生工作,办好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基本公共服务更为优质均衡,民生保障底线兜得更牢更实。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骞进:
感谢吴秀玲市长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中新社记者:
我们注意到,朔州市近年来在交通领域动作频频,特别是朔州滋润机场去年通航。请问,今年我们在交通工作上还有哪些新进展、新谋划呢?
朔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武跃飞:
感谢您对朔州交通工作的关心关注。近年来,朔州市把建设交通强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重中之重。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市铁路年发运量超过2亿吨,全省第一;全市每万人拥有公路64.7公里,全省第二。朔州陶瓷中欧、中亚班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年底,朔州滋润机场开通,已开通上海、天津、长沙航线,近期还要开通到广州、海口、哈尔滨和沈阳航线。最令朔州人民欢欣鼓舞的是,在省委、省政府和国铁集团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集大原高铁今年年底开通。届时,朔州到太原,只需要58分钟。朔州到北京只需两个半小时。
二是加快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全市建成区实现公交全覆盖。市区公交运营里程比2022年翻了近一倍,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5%。公交“一卡通”与全国324个城市实现了互联互通,方便了群众跨市域出行。全市6个县(市、区),有4个实行了全民免费公交。我们持续提升出租车服务质量,加大共享单车投放。全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6.6%,比2022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我们坚持城乡一体,大力推进农村寄递物流提质增效,建成2个统仓统配示范县、37个标准化乡镇快递服务站、177个规范化村级便民服务点。今年1—10月,全市农村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12.9%。
三是加快推进“双碳”行动。在供给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引进三一集团,建设新能源重卡制造基地,可形成年产4万台新能源重卡的能力。今年10月份,全球首台200吨级纯电动矿用重卡,在中煤平朔安家岭露天矿交付使用。一台车每年可替代燃油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吨。在运输环节,大力推进“公转铁”,全市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重点企业,清洁运输占比达到74%。今年8月份投运的山西经纬通达物流园铁路专用线,每年就可实现500万吨货物“公转铁、散改集”。全市国三及以下柴油运营货车已经全部淘汰,目前正在鼓励淘汰国四柴油营运货车。在生活领域,全市公交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车,清洁能源出租车占比达到82.3%,全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2.3%。今年1—10月份,全市新能源车保有量同比增长70.9%。
群众有期待,我们有干劲。下一步,我们的目标,一是加力完善基础设施。正在大力推进总投资130多亿元的应县到繁峙高速、市区东北环高速、怀仁208国道改建项目,明年这些项目集中开工;正在配合省交通厅、忻州市合力推进朔州—静乐—太原西北环高速公路项目;正与内蒙古相关部门对接,谋划实施呼和浩特至朔州高铁建设项目。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依托机场、高铁,正在规划建设占地10平方公里的现代化临港物流园区。三是奋力打造交通新业态。发展低空经济,推动交旅融合,把交通网变成风景线、把交通网变成产业链。我们将利用三到五年时间,把朔州建成东承京津冀、南融太原、北接内蒙、西联陕西的重要交通节点城市。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社会与法治频道记者:
我们注意到,朔州市提出打造“两山”理论实践高地目标,请介绍下近年来朔州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朔州市委常委、副市长 刘亮:
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面打响污染防治“五大战役”,全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稳居全省第二,4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朔州绿”已成为我市引以为豪的靓丽名片,群众赞誉“朔州的绿水青山可与北欧媲美”,成功实现“煤都”到“绿都”的华丽转身。
一是以“治煤降尘”为目标,打好蓝天保卫战。一手抓“治煤”,大力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全市域77万户群众基本实现以“热电联供”为主的清洁取暖全覆盖,实现产煤区群众取暖做饭不燃煤。一手抓“降尘”,统筹推进工地、道路、裸地、堆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扬尘“五尘”同治,持续开展涉煤企业整治,加快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现产煤区看不到露天散煤。今年1—11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8,同比下降1.5%;优良天数为281天,同比增加8天;特别是PM10平均浓度为67μg/m3,同比下降9.5%;空气质量呈现持续向好态势,预计今年能够“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届时将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是以“长治久清”为目标,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进京畿”,加快实施16项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工程,51个乡镇及农村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完成,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桑干河引黄生态补水工程连续8年向北京永定河补水14.4亿方。全市水环境质量向“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目标迈进。
三是以“黄土复净”为目标,打好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全面加强耕地污染源排查整治,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全市49万公顷的耕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四是以“变废为宝”为目标,打好固废利用战。积极探索“煤电固废—资源化再利用—新型材料”绿色发展新路径,连续举办了11届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建成固废综合利用企业170户,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3%。
五是以“金山银山”为目标,打好生态修复战。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全面打响“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每年以30万亩的速度推进国土绿化,怀仁市、右玉县实现全域绿化,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47.8%。成功培育出“小果子大文章”的“三北功臣”沙棘林,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奋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高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谢谢!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推动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作,在这方面朔州市是如何贯彻落实的?
朔州市副市长 李润军:
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朔州市坚持“特”“优”战略不动摇,咬定农牧融合不放松,致力于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作出了新贡献。
一是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瞄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村庄清洁、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五大方向进行整治提升。打造精品示范村30个、提档升级村230个。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市116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10万元,其中30万元以上的村占30%以上。立足优质奶源、优质肉羊、优质牧草、优质玉米、优质杂粮、优质蔬果“六大基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深化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和“北肉”平台主产区建设,拓展百亿元乳业和百亿元肉业、五十亿元粮油、五十亿元蔬果“四条全产业链”。全市奶牛存栏、鲜奶产量、肉羊出栏、牧草种植面积、人均畜产品占有量、农民人均草牧业收入六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二是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紧盯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三类户”,持续推动落实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摸排、部门筛查预警互为补充、相互协同的监测预警机制。累计监测对象2333户5256人,做到因户因人施策。积极推进“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全市控辍保学成果持续巩固。2024年全市医保参保率在95%以上,其中脱贫人口、农村低保人口、农村特困人员、监测对象全部参保。2021年以来持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894户,住房安全得到动态保障。不断提升农村饮水质量和水平,水质水量全部安全保障。大力推进产业帮扶。实施产业发展项目、产业帮扶项目1338个,其中巩固项目1262个,带动农民144583人,带动脱贫人口74454人。
三是不断提升稳粮保供能力。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13万亩,产量达到26亿斤。不断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滴灌模式等新技术,全市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05.64万亩,单产水平比2023年提高了1.04%,玉米最高单产达到2608.9斤,创全省最高。全市六个县(市、区)有五个跻身全国粮食产能提升重点县。朔城区、山阴县冬小麦试种成功,一年两收在雁门关外高寒山区成为现实,雁门粮仓丰殷足实。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7.65%。智慧农业正在兴起,带动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38万亩,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精确控制、智能化科学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目标、铆足干劲,积极作为、久久为功,不断推动农业“特”“优”发展,努力蹚出一条农业现代化的朔州路径。谢谢!
央广网记者:
朔州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生产原煤、燃煤发电必将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请介绍一下朔州市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助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吴秀玲: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近年来,朔州年均生产原煤2亿吨以上、发电620亿度以上,年均产生煤矸石33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发展综合利用产业,消纳工业固废。
作为工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朔州连续举办11届国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建成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新型功能炭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全市建成3个特色固废园区,投产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86家、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73家、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企业11家,产品拓展到7大领域、200多个品种,形成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走出了“煤电固废—资源化再利用—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年均消纳煤矸石21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73%,但距全部消纳当年新增固废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源头减量、资源利用、绿色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拓展产品种类,拓宽市场销路,提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化利用水平,争取到“十四五”末当年新增工业固废全部消纳。一是强化技术创新。借助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平台,发挥山西工学院、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作用,以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晋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为依托,探索建立多模式产业创新联盟,开展固废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二是强化政策支撑。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实际出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构建良好产业生态。三是强化龙头带动。发挥晋坤矿产品公司等龙头企业作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改造提升传统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上下游产业紧密衔接的产品链,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
这个问题我就回答这些。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大家对朔州的关心关注,诚邀各位到朔州走一走、看一看,了解朔州、宣传朔州,为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骞进:
非常感谢朔州市四位负责同志出席我们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