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测点位及频次
朔州市共设置7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分别为梵王寺、七里河村南、神头桥、神头泉、东榆林水库出口、古家坡和杀虎口,其中梵王寺断面为忻州入朔州的入境断面,监测频次为每月一次。
(二)监测项目
监测指标为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氨氮、总磷、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铁、锰、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和粪大肠菌群30项指标,评价项目为除水温、电导率、总氮、铁、锰、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和粪大肠菌群外的21项。
二、评价标准和方法
根据环境保护部环办〔2013〕22号“关于印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本报告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将各项水质指标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进行对比确定各指标类别,以参加评价项目中最大的一项或数项所达到的标准类别,即为该断面水质类别。
三、监测和评价结果 
(一)水质评价
2017年10月共监测7个断面,其中:梵王寺断面水质为中度污染,属Ⅴ类水质,未达到该断面水质目标要求,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CODcr、BOD5;东榆林水库出口水质为良好,属Ⅲ类水质,达到该断面水质目标要求,七里河村南断面水质为重度污染,属劣Ⅴ类水质,未达到该断面水质目标要求,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总磷、氨氮;神头桥断面水质为轻度污染,属Ⅳ类水质,达到该断面水质目标要求;神头泉断面水质为优,属Ⅱ类水质,达到该断面水质目标要求;杀虎口断面水质为优,属Ⅱ类水质,达到该断面水质目标要求;古家坡断面水质为重度污染,属劣Ⅴ类水质,未达到该断面水质目标要求,主要污染物为氨氮。
(二)同期对比 
与上年同期相比,梵王寺断面水质有所变差,由Ⅳ类水质变为Ⅴ类水质;神头桥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仍为Ⅳ类水质;东榆林水库出口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仍为Ⅲ类水质;神头泉断面和杀虎口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仍为Ⅱ类水质;七里河村南断面、古家坡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仍为劣Ⅴ类水质。
监测情况见附表。
                                                                      朔州市环境监测站
                                                                       二○一七年十月
附表
        2017年10月朔州地表水水质状况统计表
| 水体或断面名称 | 执行 标准 | 断面水质类别 | 本月 水质状况 | 主要超标污染物 | 断面 性质 | |||
| 本月 | 去年 同期 | |||||||
| 朔州市 | 断 
 面 | 梵王寺 | Ⅳ类 | Ⅴ类 | Ⅳ类 | 中度污染 | 高猛酸盐指数 、CODcr、BOD5 | 省控(入境断面) | 
| 七里河村南 | Ⅳ类 | 劣Ⅴ类 | 劣Ⅴ类 | 重度污染 | CODcr、BOD5、氨氮、总磷 | 省  控 | ||
| 神头桥 | Ⅳ类 | Ⅳ类 | Ⅳ类 | 轻度污染 | / | 省  控 | ||
| 神头泉 | Ⅲ类 | Ⅱ类 | Ⅱ类 | 优 | / | 省  控 | ||
| 东榆林水库出口 | Ⅲ类 | Ⅲ类 | Ⅲ类 | 良好 | / | 国省控 | ||
| 古家坡 | Ⅳ类 | 劣Ⅴ类 | 劣Ⅴ类 | 重度污染 | 氨氮 | 省  控 | ||
| 杀虎口 | Ⅴ类 | Ⅱ类 | Ⅱ类 | 优 | / | 国省控 | ||
来源:市环境监测站

 
             
                
